热线电话:
0377-62183269
0377-62189120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rtrpura 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已公认本病是一种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过多、数量减少为病理特征自身免疫性疾病。
②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是激素类、脾切除(泼尼松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免疫抑制剂(长春新碱、环磷酸和硫哇嗓吟。免疫球蛋白静滴),但停药后复发率高。血小板上升高但一旦停药,血小板下降复发也快,只能起到短而且副作用又特大。
③中医治疗ITP其有改答出血症状明显,稳定性好,无毒副作用等特点。近年来求治于中医者越来越多。
④ITP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此涉及中医病证范围较广,临床不仅可以见到肌衄、鼻衄、齿衄,舌衄、目衄、吐血、呕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包括了中医整个血证门类,还可以见到急性发作期“发斑.、“葡萄疫”以及脑出血引起的“中风‘等特味表现,但现代中医仍将之归于血证范畴.
古代有关文献论述:“阴毒者,面目青,身痛如被仗“《金匱要略》.“紫癜风之状,皮肤生紫点,搔之皮起而不痒痛是也”《圣济总录》。“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络俱输于经,血与并气则为实焉”《素问·调经论》。
⑤ ITP的病因可概括为外感和内伤;病机可概括为:外感邪热,血热妄行;脾气虚损,气不摄血;脾肾阳虚,统摄无权;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ITP急性型多因外感热毒或热伏营血.以至火盛动血,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发病,临床以实证为主,病位多在肺卫,少数在胃或肝.部分实证病例随病情发展,火热之邪伤气耗阴可转为慢性.多数病例开始发病即为慢性,素体特异,肝脾肾虚损为其发病墓础,挤血贯穿疾病的始终。而慢性型急性发作期则以本虚标实为其临床特点,多因外感或过劳诱发。本病易虚实并存,“虚”常见有阴虚、气阴两虚和脾肾阳虚;“实”常见热和旗,偶可见湿。